有時會頭暈容易喘,這是貧血嗎?

一個女生因為貧血頭暈不舒服

頭暈、容易喘 ≠ 一定是貧血

站起來就眼前發黑、走兩步路就想喘,真的就是貧血嗎?

答案是:不一定。是否貧血必須看抽血檢驗(如:血紅素(紅血球帶氧的指標)、全套血球檢查/血液常規、鐵蛋白(體內鐵的儲存量),並由醫師判讀。

症狀和心肺狀況、低血壓、甲狀腺與焦慮也可能重疊,因此不要只靠感覺判斷

以下,用分段的方式帶你快速分辨常見症狀、理解檢驗指標、吃對鐵,以及何時需要就醫。


先說重點:30 秒讀懂

➤貧血是化驗診斷,不是憑自覺症狀判斷。

➤最常見是缺鐵性貧血,但也可能是慢性疾病、B12/葉酸缺乏、溶血、地中海型. 或再生不良等成因;不同成因處理法不同

➤補鐵前先驗血,避免地中海型或慢性病相關貧血誤補。

➤飲食吸收關鍵:同餐放維生素 C、茶咖啡鈣片錯開、主菜以血紅素鐵。


怎麼判斷是不是貧血?(檢驗為準)

常見檢驗與指標

➤全血球計數CBC:血紅素(Hb)、MCV(紅血球體積)、RDW(大小不均)協助判斷小球/正球/大球性。
➤鐵相關:Ferritin(血清鐵蛋白)、血清鐵、總鐵結合力(TIBC)、轉鐵蛋白飽和度(TSAT)。
➤未成熟紅血球(網織紅血球):評估骨髓造血反應。
➤B12/葉酸:大球性貧血時需加驗;必要時評估出血來源(如糞便潛血、婦科或腸胃鏡)。

重點:Ferritin(血清蛋白) 為急性期反應蛋白,發炎時可能偏高,需合併臨床狀況與其他指標整體判讀。


什麼時候需要就醫檢查?

出現下列狀況,建議盡快就醫並抽血檢驗:

➤活動後心悸、呼吸變急或平常就容易喘

➤臉色/口唇/指甲床蒼白、體力下滑

➤反覆頭暈、眼前發黑(尤其從坐到站時)、甚至暈厥

➤胸悶、胸痛或孕期、產後、經期量明顯增多

➤青少年快速成長期、65+ 熟齡者出現不明原因疲勞


貧血而抽血檢查血紅素
常見貧血種類與關鍵差異

➤缺鐵性貧血:最常見;與攝取不足、吸收不良或慢性失血(經血量多、胃腸道出血)有關。

➤B12/葉酸缺乏性貧血:偏大球性;長期 B12 缺乏可能伴隨神經學症狀。

➤惡性貧血:自體免疫造成內因子缺乏 → B12 無法吸收;不是所有 B12 偏低都叫惡性貧血。

➤地中海型貧血:遺傳性血紅蛋白異常;不是靠補鐵治療,由血液科評估。

➤溶血性貧血:紅血球過早破壞(遺傳、自體免疫、藥物、感染等)。

➤再生不良性貧血:骨髓造血功能衰竭;除了疲勞,也常見易感染與出血傾向。


飲食補鐵:吃對與吃巧

兩種鐵的來源

➤血紅素鐵(吸收較佳):紅肉(牛/羊/豬)、家禽、內臟、魚貝海鮮。

➤非血紅素鐵:豆類(黃豆、黑豆、扁豆、鷹嘴豆)、深綠葉菜(菠菜、油菜、芥藍)、全穀與糙米、堅果種子(南瓜子、芝麻)。

提升鐵質吸收的 3 招

  1. 同餐加維生素 C:柑橘、奇異果、彩椒、番茄,能提升非血紅素鐵吸收。
  2. 空腹最佳,但顧胃可隨餐:易胃不適者先從低劑量或隔日補。
  3. 餐盤規劃:主菜放血紅素鐵,配深綠菜 + C 來源水果或彩椒沙拉。

會「擋鐵」的常見組合

(表格可向左滑動)

影響因子 例子 建議間隔
多酚/單寧 茶、咖啡、可可 與高鐵餐或鐵劑間隔 ≥ 1 小時
牛奶、起司、鈣片 與鐵劑間隔 ≥ 2 小時
植酸 大量全穀/糙米 同餐加維生素 C 或錯開食用
豬肝和深綠色蔬菜等等都是富含鐵質的食物,對於貧血都很有幫助

補充劑需要嗎?安全使用 4 原則

  1. 先驗血,再決定要不要補、補多少:避免地中海型或慢性病貧血誤補。
  2. 循序漸進:易胃不適者,可隨餐、低劑量起步或隔日補。
  3. 注意交互作用:鐵與鈣、甲狀腺素、部分抗生素需錯開;慢性病患者先諮詢醫師。
  4. 合規溝通:食品或保健食品文案請避免「預防/改善/治療」疾病用語;可採中性功能敘述如「鐵:有助於正常紅血球的形成」。

7. 一日吃法示範(簡單好執行)

  • 早餐:全麥吐司 + 花生醬;奇異果 1 顆(C 來源)
  • 午餐:牛肉青椒炒飯(血紅素鐵 + C)+ 炒青花菜
  • 點心:芭樂半顆;(茶/咖啡請錯開 1–2 小時)
  • 晚餐:鷹嘴豆菠菜咖哩(素食者可)+ 糙米飯
  • 若醫師建議補鐵:可放在睡前或兩餐間,避開鈣片、茶與咖啡


最多人問關於貧血 5 件事

➤ 頭暈、容易喘就是貧血嗎?
不一定。貧血需以抽血檢驗確認;症狀也可能來自心肺疾病、低血壓或焦慮等。持續發生請就醫。

➤ Ferritin 數值多少算缺鐵?
需合併臨床與其他指標判讀;發炎時可能虛高,不建議自行解讀。

➤ 地中海型貧血需要補鐵嗎?
通常不需要。除非同時有客觀缺鐵證據,否則不要自行補鐵,請由血液科評估。

➤ 飲食上怎麼配,鐵才吸收好?
同餐放維生素 C、茶咖啡鈣片錯開,以血紅素鐵為主菜;素食者搭配豆類、深綠菜與全穀。如果有貧血的困擾,可以線上與專業醫護人員做諮詢
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

甘胺酸亞鐵是什麼?補鐵注意事項全攻略

素食者如何補鐵?10大高鐵食物 + 吸收技巧,預防貧血必看

全素食如輕鬆補鐵?

參考文獻

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. (2024). Guideline on haemoglobin cutoffs to define anaemia in individuals and populations. 連結
Hoffbrand, A. V., & Steensma, D. P. (2020). Hoffbrand’s essential haematology (8th ed.). Wiley-Blackwell. 連結
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. (n.d.). Iron-deficiency anemia. 連結
Mayo Clinic. (n.d.). Ferritin test. 連結
Cleveland Clinic. (2024). Iron-deficiency anemia: Symptoms, causes & treatment. 連結
Stoffel, N. U., Zeder, C., Brittenham, G. M., Moretti, D., & Zimmermann, M. B. (2020). Iron absorption from supplements is greater with alternate day than with
consecutive day dosing in iron-deficient anaemic women. Haematologica, 105(5), 1232–1239. 連結


法規聲明:本文僅供營養與健康資訊分享,遵循食品廣告規範,非醫療診斷或處方建議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